卫星视角看高质量发展新气象|穿云透雾见证江淮青绿
新年伊始,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边,首次发现鸟类卷羽鹈鹕。巢湖生物资源调查组鸟类专家虞磊表示,卷羽鹈鹕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非常少,此次一次性发现三只实属不易,这与近年来生态环境向好有关。
(资料图片)
在巢湖岸边持续跟拍十年的观鸟爱好者钱茂松说,近年来这样“首次发现”的幸福时刻越来越多:巢湖岸边首次发现大天鹅、首次发现小白额雁……他告诉记者,仅他自己在此拍摄的水鸟就有近200种,其中不乏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候鸟们用翅膀为这里的生态投下了赞成票”。
遥感卫星穿云透雾见证着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的来之不易。从卫星图上可以清晰看见,39条一级支流汇入巢湖,其中不少是从合肥城市中心穿过,这意味着巢湖综合治理需要系统施策。数据显示,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曾带来巢湖约六成的污染量。巢湖水质一度出现劣V类,蓝藻暴发的夏季,湖面犹如被绿漆覆盖,泛着恶臭。
党的十八大以来,巢湖治理驶入快车道,展开新篇章。从立法划出“红线”保护巢湖到十年禁渔,从生态清淤湖体底泥到入湖口建设生态湿地净化水质……系统治理之下,巢湖水质提升至Ⅳ类并稳定保持,越来越多珍稀鸟类从“稀客”变为“常客”,巢湖所在城市合肥也在2022年获评“国际湿地城市”。
巢湖,连接长江。在长江铜陵段,这里的生态蝶变也同样喜人。
船老大张小会对此有发言权。他在长江南京段至铜陵段跑了近20年。“江上白色污染物更少了,水更清了,时不时还能看见江豚在水中嬉戏。”临近春节,张小会仍驾驶着货船在长江上航行。
数据印证了张小会的感受。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安徽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水质保持为Ⅱ类。不仅如此,淮河干流水质持续优于Ⅲ类;新安江水质优良比例始终保持100%,每年向下游千岛湖输送近70亿吨好水。
面向新的一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水质目标管理,实施好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组织编制安徽总磷污染控制方案,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动172个直接入巢湖排口溯源整治,实施淮河流域水质提升行动,力争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稳步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社交媒体动态上频繁出现的“蓝天白云”美图见证着巨变,科学家们的跟踪研究则更精确计算出了这种巨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海金向记者展示了两张安徽省大气二氧化氮污染分布图,十年间,安徽相关气体污染浓度从高值转为优良状态。
令人振奋的数据变化接二连三:从PM10和PM2.5安徽省平均浓度看,相较于最高峰的2017年,2021年这两项指标已下降26.8%和34.8%;从重污染天气天数看,2017年安徽超三分之一天数处于重污染天气,而2021年,重污染天气天数下降到13天,雾霾明显减少。
不仅是碧绿的湖水、湛蓝的天空,更多丰富的色彩从江淮大地之上“生长”而出。站在淮北市烈山区泉山采石宕口的环山步道上放眼望去,一棵棵红叶李、落叶枫等树木修长挺拔。两年间,这里共植树造林约350亩,实现了从废弃的采石宕口向方便群众休闲游憩的人民公园的华丽转变。
绿色转型正在加速推进,烈山区常务副区长李响告诉记者,随着2023年淮北市烈山区泉山综合整治项目的全部完工,届时将呈现出小桥流水、瀑布飞挂、花香四溢的美景。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